服務熱線:400-861-8928
二季度全國誰最堵?北京第一杭州第二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瀏覽量:1993次 發布日期:2015/9/1 8:59:04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8月25日,高德發布了《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》,報告顯示,今年第二季度,全球重點城市中,北京依然最堵,每月多付出的擁堵時間成本代價近1千元,無愧于“首堵”稱號。 其他十大擁堵城市分別為杭州、廣州、濟南、大連、哈爾濱、深圳、上海、重慶、成都。和第一季度相比,全國各大城市擁堵全線加重,其中廣州擁堵加重幅度最大。
北京蟬聯堵城榜首 每月擁堵時間成本代價近1千元 報告顯示,第二季度城市擁堵Top10榜單北京再次奪得榜首,高峰擁堵延時指數2.10。意味著北京高峰出行是暢通下花費時間的2.1倍,平均每出行1小時,會嚴重堵車近32分鐘。用當地的平均工資來換算,在北京通勤每月多付出的擁堵時間成本代價近1千元。 而在一二線城市的通勤高峰期出行,花費在擁堵上的時間基本上占到行程總時間的50%以上。 本季度廣州擁堵排名上升最快,飆升到第3,高峰擁堵延時時間是暢通下1.99倍,環比上季擁堵指數大幅上升19.9%。而從其全天擁堵程度來看,廣州可在全國城市中奪魁。 上海首次跌出擁堵Top3榜,排名降幅最大。經分析發現,上海的擁堵緩解與4月15日起實施的限外新政有很大關系。 擁堵加劇 專車成原因之一 和去年同期相比,2015年第二季度,高德交通大數據監測的全國45大中型主要城市中,有40個城市道路交通在逐漸惡化,其中擁堵指數上升幅度最大的3個城市分別為廣州、深圳、成都。 高德表示,造成第一、二季度交通運行狀態差異性較大原因主要包括:一季度春節前后出行需求降低,交通擁堵得到暫時性緩解,而第二季度季天氣回暖,公眾出行意愿增強; 第二季度厄爾尼諾現象造成大部分城市降雨頻繁,尤其南方城市出現連續臺風降雨天氣,嚴重影響道路交通; 第三,在第二季度增長較快的互聯網專車、快車等新的出行模式,在為公眾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,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固有格局,但對城市交通擁堵也產生了一定影響。 從2015年5月份互聯網快車出現開始,交通擁堵延時指數較去年同期約上升13%,其峰值擁堵程度也頻繁刷新原有2014年最高記錄。不僅北京,廣州、杭州、深圳等專車、快車主要城市,環比2014年Q2,其進入5月后擁堵程度明顯加重,而這個時間點正是快車在這些城市大規模上線前后。 顯然,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,用戶出行距離也會不斷增長,而互聯網專車、快車的普及在帶來便利性的同時,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增加存量車的周轉率,形成增量的出行需求,最終成為加劇城市擁堵的原因之一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上一個:專家稱看完《大氣防治法》三審稿想… | 下一個:刪除機動車限行規定 大氣污染防治… |